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的反思,韧性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胥迪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疫情,有些城市表现突出,积极应对,被网友称之为“满分作业”;而有些城市则后知后觉,在疫情冲击之下,疲惫不堪。面对重大危机,韧性城市的建设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韧性城市究竟“韧”在何处?从文化产业视角如何激发城市韧性,增强城市活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地质活动频频发生,韧性城市逐渐走进城市建设的视野。韧性城市的概念也代表了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危机应对思路,其“韧性”更是体现在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考量。韧性城市是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在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一种能力。


韧性城市,“韧”在何处?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教授戈德沙尔克认为,韧性城市是可持续的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的结合体,物质系统的合理规划通过人类社区建设而发挥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诸多国际性大都市在建设过程之中纷纷提出韧性城市的建设规划。纽约的《一个强大而公正的纽约》、伦敦的《伦敦规划》、东京的《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战略报告》中均有多处关于增强韧性城市的发展举措。在我国,韧性城市这一概念最早从国家层面提出要追溯到2017年6月,中国地震局提出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其中包含了四大计划,“韧性城乡”的建设计划便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我国提出的第一个国家层面上的韧性城市建设计划(参考文章结尾:韧性城市大事年表)。具体而微,韧性城市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免疫性:


免疫性表现为城市在遭受灾害时,城市是否能在抵抗灾害导致的城市经济、人员,社会等方面的所带来的损失,同时实现城市对灾害所带来破坏的一种较为迅速的恢复能力。


2、冗余性:


冗余性要求城市在建设时要保留一定的缓冲模块,在城市空间规划、城市物资、城市设施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一定的规划储备,予以备用。备用资源可在危机来临之时迅速解决城市应急所需,使得城市即使在危机之下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常运转,缓冲模块的建设也有助于城市实现危机应对从“硬着陆”到“软着陆”的转变。


3、智慧性:


当下诸多城市倡导建设新型智慧型城市,智慧型城市不仅体现为发达的科技,较强的居民素养,从城市韧性的角度来看,更体现为城市合理决策,解决急需物资,调配资源的一种能力,不断实现决策的动态优化,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韧性城市恢复图示,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直面当下,文化治理强化城市“韧性”


“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民族的“根”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城市的“韧性”不仅是城市的资源储备、经济发展、产业多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表现为文化生态、城市文化管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的增强,更能够在重大灾害来临之时,强化城市居民协作,增强城市居民凝聚力。因此,文化治理对于提高城市“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增强城市“韧性”强有力的抓手。


1

提高文化认同,强化居民参与


城市文化突出表现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而城市文化具有群众性这一重要特征。在实现城市文化治理的过程中,必然要立足于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增强城市居民的参与力度,提升居民的城市文化认同感。居民对文化的认同感,是实现文化治理的一大基础。在杭州市的上城区,其街道社区坚持“文化凝聚人心,文化增强和谐,文化提升文明,文化创造历史”的理念,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场地,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上城区社区文化艺术节”“上城区外来务工者文化艺术节”“上城区青年文化艺术节”等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大大强化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2

重视社区治理,夯实治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和社区。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社会文化治理的基础平台,也是文化孕育与传承的现实土壤。2019 年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例如,在合肥市的芜湖路街道,“赤阑桥文化艺术节”是该街道的文化品牌项目。通过“赤阑桥文化艺术节”,街道把辖区各级、各类约50项文化体育活动串起来,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保持社区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3

扶持文化组织,开展协同治理


社会组织是社区动员中的重要合作主体,在动员居民参与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协同作用。社会文化组织具有相对自主性和创新性等优势,能够弥补政府在文化治理中的短板,降低政府文化治理中的压力,促进基层政策措施的落地,有效的解决了社会文化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居民的政策获得感。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最新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464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3858个,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19.48万场次,服务人次70553万。文化组织在基层文化传播、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我国社会文化治理的一个重要力量。


4

强化人才建设,提高治理能力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的资源,成为了城市发展与治理的重要动力支撑。各城市纷纷掀起“抢人大战”,不遗余力的开展人才引进,吹响了“抢人”的号角。社会文化治理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所提供的社会服务,进行社会治理,都需要一批专门的人才提供支持。人才的建设情况,也决定了社会治理水平的高低。例如,新加坡专门建立国家社区领袖学院,培养社区工作负责人,为其社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向未来,韧性城市路在何方?


1

加强社区建设


打造韧性城市,可优先考虑打造“韧性”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的发展情况也间接反映了城市的发展面貌。社区可以将“韧性”纳入到社区建设过程之中,在社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社区的“韧性”,增强社区的“抵抗力”,为“韧性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一个富有活力的社区能够极大的吸引外来人口,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人才的不断流入,资本的不断聚集,社区体量将更加庞大,强而有力的社区成为了韧性城市建设的“风帆”。此外,应当继续强化社区的生活建筑质量把控,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即便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应急状况,对社区“韧性”的打造仍将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系统的服务水平,给予社区居民温馨的生活空间。


2

推进城市集聚   


重大危机事件对城市的应急与协调能力有着极大的考验,这一考验从城市内部来看是城市各机构各组织之间的彼此呼应,表现为城市各机构之间面对危机所展现的默契程度。从外部来看则表现为城市间相互呼应的能力。当下城市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的发展能够使得相关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协作互动的有机整体,增强经济韧性,进而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例如上海市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其发展不仅得力于其城市内部建设,也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分工地位密切相关。多城市联动所形成的城市群更能实现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集中,各城市依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弥补单城市发展短板,在危机应急之时更能实现产能互补,资源协调,保障城市资源短时间内快速供给。


3

完善产业体系


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完整的产业体系犹如大洋中的“航母”,纵有大风大浪,难以将其击垮。城市的支柱行业产业体系是否完整,城市其它行业能否实现多元化发展,也决定了城市经济在危机下能否进行有效产出。在此次疫情期间,有些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十分亮眼。作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舟山,依托绿色石化基地,形成了集油气储备、炼化、交易、燃料供应等油品全链条产业基地。根据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与天然的滨海优势使得舟山在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6.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0%。其中,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3倍。而作为以外贸投资为主导的汕尾,则依托深汕合作区的建立,其一季度虽然消费和进出口外贸分别同比下降15.6%和9.0%,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成为其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4

实施管理创新


疫情之下,众多景区、影院关闭,实体文化消费场所和公共文化活动空间面临相应网络运行形态的替代冲击,疫情期间的文化实体消费陷入低迷,城市丧失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情形下,文化管理应当顺势转变,实现文化管理创新,发挥引领作用,不断释放文化活力,增强文化传播力度,保障危机期间的“文化供给”。近年来,文化产业与数字领域的结合愈发密切,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路径,影视院线、博物馆展出等纷纷进军线上,给予观众别开生面的文化享受。线下产业不断转型到线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利用已有数字资源,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让广大游客在线“云刷馆”,疫情期间开展文化服务,持续实现“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受群众好评。在疫情期间线下实体文化发展受阻的情况下,线上文化发展迎来生机,数字文化产业逆流而上。文化管理应当顺势而为,抓住疫情带来的新机遇,摆脱旧有的模式依赖,转变发展思路,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线上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5

推进文化应急


完整的应急体系,是韧性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时至今日,我国的应急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但从国家应急体系的建设来看,其对文化应急方面的构建相对滞后。文化活动日益丰盛的今天,人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更为迫切,将文化应急体系纳入国家应急体系的构建是大势所趋。


文化应急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对国家应急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其增强了应急期间的文化管理的有效性,也为应急期间的文化产品供给和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保障。构建文化应急体系,应当以“一案三制”为总体思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完善相关规定。首先,应当大力构建互联互通的应急大数据网络,推动应急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加强城市资源共享,实现信息交换,强化城市应急能力;其次,乘着5G技术快速发展的东风,利用AR、VR等新技术,发挥科技优势,提供体验性文化产品;最后,持续推进应急法律法规的建设,以规章制度为应急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韧性城市大事年表(图片来源于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


参考来源:

[1] 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辨析.国际城市规划.2015, 30(2): 48-54.

[2]王青,李佳馨,郭辰.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20(05):53-61[2020-05-23]

[3]刘正则.城市文化治理的创新路径探析[J].戏剧之家,2020(09):204-205.

[4]颜玉凡,叶南客.新时代城市公共文化治理的宗旨和逻辑[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06):66-72.

[5]于礼.公共管理视域下城市文化治理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9(05):140-142.

[6]光明日报. 面对灾难,城市如何保持韧性[EB/OL]. 2020-04-09.

[7]新华网. 疫情之下,零售业的生存策略[EB/OL]. 2020-02-18.

[8]甘肃工人报. 疫情期间文化生活不可缺[EB/OL]. 2020-04-03.

[9]陕西日报. 疫情下的文化产业何去何从?[EB/OL]. 2020-02-25.




END



美   编 | 路俊迪


推荐阅读



后疫情时代,上海应如何提升现代化城市治理能力?

范周 | 文旅融合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

城市更新,别丢了文脉

从漆黑一片到流光溢彩,城市需点亮的不只是灯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